学术交流

学院首页 > 研究生培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报告】《半干旱沙区植物多样性格局及植物沙生繁殖对策》

发布时间:2022-12-16阅读数:

20221214日下午1500-1700,彩宝彩票邀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刘志民,作了题为《半干旱沙区植物多样性格局及植物沙生繁殖对策》的线上学术经验分享会。本次报告由山西师范彩宝彩票副院长王国华主持,参会人员由陕永杰等多位老师以及20级、21级、22级全体研究生组成。

首先刘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其研究方向。从理论层面来看,刘老师主要研究沙生植物适应风沙环境的生态机制和沙区植物的恢复及演替;从实践层面来看,主要集中于对固沙植物的选择和对固沙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预测及干预。

接着刘老师介绍了植物生态的相关概念及原理。刘老师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植物生态的尺度+格局-生态过程、干扰VS胁迫、协同VS权衡、适沙性VS耐旱性、流动VS固定、风蚀VS沙埋、生理过程VS繁殖过程、有性繁殖VS无性繁殖和传播制约VS建植制约9对植物生态关系的概念及原理。

紧接着刘老师介绍了其团队在植物生态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首先刘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沙区植物多样性的格局。针对“草地沙化对植物多样性格局造成了何种影响”这一科学问题,确定了景观破碎化、土壤风沙化和生境干旱对物种丰富度和特有植物影响的权衡关系,进而阐释出植物功能群及物种丰富度对景观破碎化的非线性响应规律。接着刘老师介绍了沙生植物繁殖的对策。基于“植物主要借助繁殖对策响应干扰”这一基本假定,针对“植物如何借助繁殖适应风沙干扰”这一问题,破解流动沙丘繁殖可获得的形成机制、沙生植物无性繁殖的作用机制、沙生植物适应风蚀的繁殖机制以及繁殖与风沙活动互作构建沙生植物特有繁殖对策的机制。最后刘老师介绍了芽库的生态功能。依据“地下芽库是植物适应干扰与胁迫的最重要策略”这一基本假定,明确地下芽库大小与组成沿区域自然干旱梯度的变化规律,形成了“鳞茎芽对干旱胁迫最具耐受性”、“地下芽库对放牧+刈割干扰具有较大抵抗力”等重要假说。

最后刘老师介绍了其所在的学科组与野外站,极大的鼓舞了我们的学术热情,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告结束后,王国华院长等人与刘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我院师生在此次会议中受益匪浅。最后学术会议在张院长的主持下圆满结束。